全市縣域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推進會舉行 |
|||
|
|||
|
|||
2月8日至10日,我市舉行縣域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推進會,現場觀摩各區縣、各功能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情況,并進行集中匯報評議。市委書記馬曉磊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趙慶文,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慶雷,市政協主席張延廷,市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楊旭東,市各大班子領導同志參加相關活動。 春潮涌動,萬象更新,重大項目建設正酣。三天時間里,與會同志入園區、下工地、進車間,實地觀摩了總投資618億元的40個重大項目,涵蓋基礎設施、社會民生和產業發展各領域。其間,大家聽項目謀劃,看產業布局,比建設進度,議未來發展,處處都是爭分奪秒的施工景象,處處彰顯提效爭先的奮進姿態。 項目是增量之源,也是城市發展的后勁所在。據了解,2022年,全市53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290億元,同比增長10.35%,“四新”經濟、現代服務業、基礎設施、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5.9%、27.6%、75.3%、16.5%。一大批內孵外引的項目落地生根、拔節生長,帶動固定資產投資連續2年保持15%以上的增幅,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打造了更多增長點、注入了強勁新動能。 為進一步傳遞壓力、增強動力、激發活力,現場觀摩結束后,立即進行集中匯報評議,各區縣、各功能區主要負責同志依次上擂臺、亮成績、擺問題、談打算,接受現場“檢閱”。會議指出,去年以來,全市上下堅持項目為王,高質量抓好重大項目策劃實施,取得積極成效。項目質量顯著提升,投資結構持續優化,科技含量明顯提高,集群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。綠色低碳發展導向鮮明,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向好,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活力,骨干企業加速壯大。民生項目扎實推進,聚焦群眾急難愁盼,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提品質,公共服務供給有效改善。干事創業信心十足,廣大企業家上新創新、大干快上,各級各部門勇于擔當、主動作為,為應對挑戰、贏得未來提供了堅強保障。 會議強調,發展是硬道理,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。要進一步強化“抓發展必須抓項目,抓項目就是抓發展”的意識,已謀劃的項目抓招商、已洽談的項目抓簽約、已簽約的項目抓落地、已落地的項目抓開工、已開工的項目抓推進、已建設的項目抓投產,以拼搶姿態、爭先意識實現項目建設大突破。要把“會不會抓項目、能不能抓項目”作為檢驗領導干部能力的重要標準,腦子里要想著項目、心里要掛念項目、嘴里要念叨項目、腳下要跑著項目、手里要抓著項目,拿出“踏破鐵鞋、磨破嘴皮、踩破門檻”的韌勁,真正跑起來、動起來,全力推動項目落地淄博。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招商引資的策略方法,深化落實“六個一”平臺招引機制,用好市場化招商、產業鏈招商、平臺招商等手段,加大政府引導力度,做好嚴格把關和科學布局,真正把招商引資這件事辦成、辦好、辦出效益。要統籌做好“老樹發芽”和“無中生有”兩篇文章,既要涵養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懷,保持定力、久久為功,又要練就發現機遇的“慧眼”,創新思路、提升素養,吃透用好國家政策,精準把握產業走向,提前研究布局符合發展趨勢的“新賽道”。要處理好自主性和統籌性的關系,區縣要強化“搶拼”意識,搶抓財政政策、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機遇期,堅定不移上項目、謀發展,積極融入全市招商引資大局;市級層面要建立重大項目市級統籌協調、區縣合力攻堅的協同作戰機制,對項目資源把關定向、統籌準入,積小成為大成、積小勝為大勝,實現利益共謀、風險共防。要下大氣力把營商環境的品牌立起來,持續轉變作風,從嚴整治“中梗阻”,暢通神經末梢,切實為群眾辦事、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真服務、服好務。 各區縣、各功能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,市直有關部門、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。 |
|||
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窗口】 |
|||